最新消息
調查報告
個人檔案
通訊錄
意向發表
連結
聯絡我們
ENG
2005-11-23
上一篇 目錄 下一篇
11月23日「大牌檔文化承傳政策」議案發言

主席女士:

 

我動議通過載列於議程內的議案。

 

現行政策

熟食大牌檔,又稱街邊熟食檔,現時全港只剩下28檔。按現行固定攤位(熟食或小食)小販牌照的政策,如果這些大牌檔的持牌人過身,只有其配偶可以繼承,並且要配偶親自經營。持牌人現時亦可透過特惠金計劃,把牌照交還註銷,一次過換取60,000元特惠金。一言蔽之,政策的目的,就是要淘汰大牌檔。

 

這項政策的理念,可最早追溯到1956年,當時政府因為大牌檔影響巿容、欠缺環境安全及衞生,而決定逐步減少大牌檔,立例禁止轉讓牌照;及後到1973年政府停發新的「大牌檔」牌,到1983年則呼籲持牌人交回牌照。

 

社會共識

不過,時隔半個世紀,社會共識明顯有了改變。相信大家也記得,今年5月,逾80年歷史的中環街邊熟食檔民園麵家,由於持牌人逝世,沒有遺孀可以繼承牌照,其助手便力求食環署格外容許繼續經營,此事在本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的會議上亦有討論,但食環署署長堅決拒絕酌情。

 

此後,社會就大牌檔應否保留的輿論未有停過,有社評批評政府手法僵化,許多文化專欄作家撰文表示,擔心大牌檔文化將會絕跡香港;有團體、居民及學者更一齊上書政府,要求保留大牌檔。可見,保留大牌檔是社會的共識。

 

歷史遺產

理由很簡單,香港人對大牌檔都有一份深厚的情感。大牌檔的由來,源於戰後政府為了盡快恢復香港經濟,破例給受傷、殉職公務員的家屬發給一種「大牌照」,允許他們在街邊經營食肆,由於他們的牌照比小販牌的大,故稱為「大牌檔」。因此,大牌檔是戰後經濟起飛的產物,對香港別具意義。

你可以問一問,於七十年代邊個不識認大牌檔的集中地──「大笪地」?鐵棚下的摺檯摺櫈、爐頭的三尺熊火、廚頭翻兜鑊裏的菜餚、夠晒鑊氣的景象,請問除了大牌檔有如此的視覺享受外,還有甚麼食肆可以找到呢?著名導演王家衞在製作電影《花樣年華》時,專程到石硤尾耀東街的強記實地取景,拍攝女主角拿著飯壺到大牌檔買外賣,這個片段是否勾起了大家年青時的回憶?看我這篇剪報──「鐵皮檔集體回憶」,說明了大牌檔的生活,令香港人回味無窮。

 

民園事件是一個警號,叫我們醒覺,剩下的28間大牌檔,是我們碩果僅存的歷史遺產。我們必須不恥下問,莫非我們要如民園第四代傳人李小姐所說,十年後大家只可在博物館憑吊大牌檔嗎?

 

本土文化的旅遊計劃

本人一向強調,飲食界與香港旅遊業是息息相關的。當局必須明白,吸引遊人跨區活動的誘因,不獨是迪士尼樂園等國際品牌,而是同時包括地道文化、歷史遺產等獨家品牌。大牌檔就是香港的獨有飲食傳統,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它,將之保存及發揚光大。只要有適合的宣傳配套,大牌檔必然有助推廣旅遊業,同時小本經營的大牌檔亦可以繼續生存,更可帶旺附近的商店,可謂多贏的局面。

 

新加坡的經驗便值得我們借鏡。新加坡對街頭熟食檔不單沒有全面封殺,而且極力推廣,將200多個著名熟食小販,搬入12個Hawker Centers,並於2002年更推出一項名為“Hawker Centres Upgrading Programme”的政策,動用四點二億坡紙(約二十億港元)全面改善Hawker Centres的衞生環境,成功打造熟食小販為吸引旅客的新加坡獨有文化。香港為何做不到呢?

 

官方論點

政府在處理民園一事,堅決拒絕改變現行大牌檔政策,理由主要有三個。第一是逐步減少大牌檔的政策推行多年,在公平劃一的原則下,不應改變既定政策,否則難與以前主動交出牌照的人士交代。我們要問的是,政策是否要被歷史拖著走呢?正如我之前所說,社會對大牌檔存留問題的取態明顯有所改變,普遍希望將歷史悠久的大牌檔予以保留。至於過去主動交還牌照的經營者,當局已根據協議派發特惠金,而且當時的時代需要不同,不能同日而語。政府按社會整體需要而檢討及改變政策,實在理所當然。

 

當局第二個論點,指民園已經「上舖」,其他大牌檔其實也可以「上舖」繼續經營,但這論點明顯不理解巿民的訴求。大牌檔「上舖」,遷離街道,沒有鐵棚摺檯,食客再不能與廚房近距離接觸,這已經不是大牌檔,失卻了歷史文化賦予的特色和深層意義。巿民所需要的,不單是一間馳名食肆,而是一個有生命的「文化遺產」。

 

衞生問題

至於第三個論點,當局堅持大牌檔受客觀環境影響,環境及食物安全問題依然存在。我們要記得,於五十年代,當時政府所以要減少大牌檔,是因為當時大牌檔生意多得做不完,出現炒牌風氣,檔主無限擴充座位所致。但時至今日,香港食肆生態已經大幅改變,大牌檔成行成巿的現狀不再出現,而且本港已對食肆訂立環境安全及衞生的嚴格規管機制,大牌檔也不可例外,必須依從。

 

當我翻查食環署的數據,今年首十個月,共接獲41宗有關街上熟食檔造成滋擾的投訴,檢控個案則有215宗,與去年數字差不多。雖然當局未有再細分有關投訴數字,但據我了解,其中不乏是檯櫈阻街的問題,整體來說街上熟食檔的投訴數字其實不算多,而且檯櫈阻街的問題很容易處理得到,隨著現代飲食設施及建築技術不斷的改良,大牌檔對社會造成的滋擾應該可以逐步減少。

 

總結

大牌檔的問題其實凸顯了當局固步自封、各自為政的陋習,只從自己部門的責任範疇出發,以為大牌檔只是單一的衞生問題。當局必須理解,時代已經改變,現時社會講求文化承傳的慨念,歷史遺產對城巿的發展可以舉足輕重。

 

因此,當局必須以新思維去處理大牌檔的問題,必須放棄「取締」、「消滅」、「淘汰」等概念,相反應該策劃「保留」及「推廣」大牌檔的方案。

 

至於新方案如何落實,本人其實是抱開明態度的。是否於原址或物色新地方,重新規劃為大牌檔專區,本人意見不大,最重要是先諮詢業界,選擇一個適合的地方,配合該區整體的旅遊發展計畫,以帶動該區的經濟活動,但我認同必須確保新方案不會滋擾居民。

 

主席女士,我謹此陳辭,希望各位同事,支持我的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