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調查報告
個人檔案
通訊錄
意向發表
連結
聯絡我們
ENG
2006-10-19
上一篇 目錄 下一篇
10月19日「反對開徵商品及服務稅」議案發言
代理主席,政府為了擴闊稅基而建議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我是理解 的。開徵商品及服務稅對政府的管治或會帶來方便,但對於整體社會的經濟發展則是後患無窮,尤其是以中小企為主的飲食業,根本沒有能力承受開徵商品及服務稅 所帶來的沖擊。

道理很簡單,如果當局徵收5%的商品及服務稅,業界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自行承擔,二是加價,將之轉嫁消費者。

但是,過去數年,大部分食肆東主都不敢加價,即使在近年轱粉、鹽、糖、油等基本食物的物價有雙位數字的增長,以及工資增加及鋪租飆升的情況下,食肆東主依 然不敢加價,原因只有一個,便是不想流失顧客。

由於市民的消費力尚未完全恢復,因此食肆遲遲未敢將菜單的價目調升至1997年的水平。我們可以預期,即使當局徵收5%的商品及服務稅,食肆也不敢將之轉 嫁消費者。但是,他們又是否承擔得來呢?

過去10年,飲食業的營商環境每下愈況,例如在1995年,政府以“用者自付”為由,將工商業污水附加費轉嫁業界承擔;在2000年引入強積金制度,以致 業界的薪酬開支增加5%,還有1997年的金融風暴、禽流感侵襲及SARS爆發,皆令飲食業長期處於水深火熱中。

在未來數年,可以預期針對飲食業的沖擊將接踵而來。最新鮮的便是剛剛通過的全面禁煙條例,將會在2007年1月1日生效,食肆的生意額將因人流減少而受 挫,以及估計隨覑策略性排放污水計劃第二期即將推行,工商業排污費將須增加三倍。我可以肯定的說,如果還要徵收商品及服務稅,對飲食業將是致命一擊。

更令人憂心的是,在飲食業為香港提供的20萬個職位中,大部分受聘的是中年人、婦女、低學歷及低技術人士,因此,直接受商品及服務稅打擊的便是這批人。

當局建議實施扣減薪俸稅或利得稅的紓緩措施,對我的業界亦沒有很大幫助,因為許多食肆根本賺不到錢,並沒有需要繳交利得稅,而很多飲食業員工的薪酬亦不 高,所繳交薪俸稅也不多。

政府經常辯駁指出,商品及服務稅對經濟的影響只是短暫的,但從SARS經驗可知,即使短至1個月的沖擊,飲食業都難以承受。

雖然當局很有信心,假設商品及服務稅的稅率為5%,將可帶來300億元的收入,但我相信這個數字被高估了。因為商品及服務稅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稅制。以新加 坡為例,即使當地私人機構的內部審核制度已發展得相當成熟,而處理銷售稅的行政費亦理應較低,但新加坡政府在銷售稅稅率定於3%的首3年,也是因為行政費 及紓緩措施等支出過高,在扣除後差不多沒有任何收益,而最後被迫將稅率調高至5%。

香港政府也難免步其後塵,大有可能會跟隨其他徵收銷售稅的國家的做法,由開徵點5%逐步上揚,以彌補高昂的行政費用。

外國多項研究更指出,商界因繳交銷售稅而須承擔的行政費用,是政府有關支出的三倍。換言之,政府每用1元的行政費用,即5億元,商界的開支便是3元。所 以,即使是根據政府保守估計的5億元,商界也要花費15億元。

對於中小企來說,行政費用更是跳級的暴升。最近瑞典一項研究“Compliance costs of value-added tax in Sweden”by Skatteverket指出,一間四人公司所須的行政費用,是一間約有500人的公司的三十五倍。換句話說,剛才說是三倍,對大公司來說只佔很少,但在 小公司卻佔三十多倍。所以,以中小企為主的飲食業必然首當其衝,須面對經營成本大幅上漲的問題。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對飲食業的僱主及僱員均會帶來很大的沖擊,我作為他們的代表,試問怎可能支持呢?

當局應該三思,社會將會有大筆資金因商品及服務稅而被抽走,這必然會對投資造成打擊;而市民的消費以至內地人來港的消費,也會因本港的物價上升而大減,這 必然會令零售、旅遊、飲食等多個相關消費行業受到重創,而鄰近深圳的北區、元朗、天水圍、屯門及大埔等更是重災區。商品及服務稅引起的連鎖反應,勢必把正 在復甦的經濟打垮。

事實上,香港政府沒有高負債,反而坐擁盈餘,財政狀況持續改善,根本沒有推行商品及服務稅的必要。當局何不覑力搞好經濟,做個更大的“餅”,以解決稅基狹 窄的問題,實在犯不覑破壞本港向來賴以成功的簡單低稅制,以及損害本港購物和飲食天堂的地位。

代理主席,我支持楊森議員的議案,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