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調查報告
個人檔案
通訊錄
意向發表
連結
聯絡我們
ENG
2016-12-07
上一篇 目錄 下一篇
12月7日 制訂房屋政策 紓緩殷切住屋需求

主席,政府推出樓市"辣招",不論是上月初調高住宅物 業交易的從價印花稅稅率至劃一的 15%,或是在過去數年推出的雙倍 從價印花稅、額外印花稅和買家印花稅等,自由黨一向都是反對的。

 

事實證明,過去 6 年推出的所謂"辣招",充其量只能延遲樓市的 升幅,長遠根本無法遏抑樓價。更甚的是,當市場完全消化有關消息 後,樓市反而火上加油,連帶細價樓和公屋也被""起,最終只是富 了庫房,但市民卻仍然在水深火熱之中。經濟能力有限的真正用家 "上車",仍然遙遙無期。

 

今天謝偉俊議員提出的議案說出了實際情況,但沒有提出具體意 見,可能他是想拋磚引玉,希望集思廣益。我看到同事提出的修正案, 羅列了很多意見,但對於如何能夠增加和加快供應,則較少觸及。

 

主席,土地問題從來不容易解決,要開發新市鎮更是難上加難。 香港土地業權分散,又涉及許多持份者,包括原居民、村民、租戶、 保育人士及不同產業的經營者等,各有不同的訴求。有時候興建公屋 就像興建堆填區般困難,即是要興建也最好是在其他地區,而不要在 我所住的地區。

 

可是,香港的房屋需求龐大已是不爭的事實,而公屋 的輪候時間亦越來越長。如果大家不以大局為重,房屋問題只會不斷 惡化。 其實,不同持份者一定會有不同的利益關係,因此,自由黨一直 認為,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房屋項目,會較易平衡各方利益,從而 有效加快私人及公營房屋的供應。我明白部分社會人士近年對公私營 合作模式有很強烈的反感,擔心會造成官商勾結。無可否認,政府過 去在諮詢工作方面確有不善之處,但亦不可因而抹煞公私營合作的好 處。 其實,公私營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有很多模式,在外 國甚至本港亦已應用多年。簡單而言,在土地發展方面,大多數是由 政府批出土地改劃用途,由私人出地出錢,配合政府發展。這有互相 取長補短的功能,在資源運用、效率及風險分配方面均較由政府包辦 更為優勢。

 

據我了解,有些鄉民也想政府發展自己的土地,待取得合 理賠償後便可搬到理想的地方居住。因此,問題是大家是否願意商討 合作,以得出各方皆能接受的發展方案,而在商討過程又有否有客觀 的指標可供審核。

 

主席,我想帶出的另一點是綠化地帶的問題。有保育人士強烈反 對開發綠化地帶,指會破壞城市和郊野公園的緩衝區,進一步影響生 態環境。我希望大家明白,如果不能填海,也不能開墾郊野公園,更 不可以開發綠化地,試問香港的房屋問題如何解決?

 

據我所知,政府 所物色到可供開發的綠化地帶,生態價值不高,大多數是當年香港缺水時被闢作水塘,但在截水源後已被荒廢多年的農地,只有雜草,連 樹木也欠奉。事實上,當年沙田被發展為新市鎮時,也不過是一大片 農地。從以往的圖片可見,景色令人神往,但當社會有需要發展時, 開發新地區也是在所難免的。 如今香港人口已經大幅增長,很多市民都在輪候公屋,其中不少 更是居住在環境較差的狹小"劏房"。再加上香港私樓的供應不足,樓 價持續高企不下,很多青年人因無法負擔樓價而要不斷推遲結婚計 劃,因此,我們也是時候要作出取捨。 大家要小心,近日市場普遍認為美國快將進入加息周期,這必然 會對香港的供樓人士帶來更大壓力,尤其是近年不少上車及換樓人士 已因政府收緊按揭,被迫轉向財務公司借貸。

 

因此,一旦加息周期開 始導致樓市逆轉,將會令這些業主陷入債務危機。 自由黨促請當局盡快放寬所有用途的住宅物業按揭成數至原來 的七成水平,而樓價達 1,000 萬元或以上的樓宇的按揭成數則放寬至 六成水平,並適度放寬壓力測試下供款佔入息比率的水平,為真正的 用家減輕負擔,也為二手市場鬆綁,讓樓換樓的需求回復正軌。 最後,我想指出,興建公屋的成本持續上升。根據政府的數字, 就公屋單位的平均建築成本而言,比較 2014-2015 年度與 2013-2014 年度便已增加接近兩成,預計未來 5 年有關成本數字會繼 續上升。勞工成本佔整體成本的百分比亦已由 2013-2014 年度佔 35% 上升至 40%,當局必須考慮如何加強控制有關成本的升幅。

 

 自由黨多年來建議,面對現時建造業人手嚴重不足的困境,應參 照過往的經驗,重新設立一項為公營房屋及基建項目而設的特別輸入 勞工計劃,以確保各項公營房屋工程能夠如期甚至提早完成,早日解 決基層市民的住屋需要,希望當局再三考慮。 主席,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