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調查報告
個人檔案
通訊錄
意向發表
連結
聯絡我們
ENG
2014-11-05
上一篇 目錄 下一篇
11月5日「還學生快樂童年」議案發言

看過今日的原議案和修正案,大家就「還學生快樂童年」這個題目,其實大都是從改善香港教育制度及課程內容方面著手。

 

不過,有關建議涉及非常複雜的問題,很難用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得清楚,如果按每項建議作一個動議辯論的題目可能較好。

 

我嘗試提出其中三點作討論。其中一點是近年備受批評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在小學推行的TSA,原意是通過考試評估讓學生改進學習,也讓教師檢討和改變教學,但慢慢卻變質成小學之間的競爭,變成愈來愈早便要為應付評估而進行的操練。

 

不過,對於有意見取消TSA,我是有保留。學校為了做好TSA的成績而催谷學生是不應該,但問題是學校本身,而不是TSA。我們不應該把TSA的功能完全抹煞,它有助政府收集數據,以評估學生整體教育水平,確保公帑用得其所。當然,如果有一個機制比TSA更好,可以給政府提供客觀數據之餘,又可避免學校誤用TSA加重學生壓力,我是無任歡迎,但我暫時未見有人提議到一個更好的機制可以取代TSA。因此,我同意檢討TSA,至於是否取消則宜檢討後才決定。

 

另一點就是小班教學。熟悉我的人都知,我對小班教學是有保留。我不是反對小班教學,而是反對以小班教學為名,卻是為保老師飯碗為實。

 

近年中學學生人數下降,一些中學收生不足而面對「殺校危機」,為保老師飯碗才有聲音催促教育局在中學推行小班教學。

 

事實上,香港師生比例已經持續下調,中一每班派位學生人數,已由2008-2009學年的每班38名,減至現時的每班34名學生。公營中學的師生比例也不斷減少,由2005-2006學年的181降至2011-2012學年的15.31。此外,自2012-2013學年開始,高中班級(即中四至中六)的班師比例亦從每班1.9名教師提高至每班2名教師。許多亞洲國家的中學師生比例比香港還要高,例如南韓(201216.16:1)和印尼(201015.97:1)。

 

「小班教學」聽起來,係好好聽。好易令人以為學生的人數愈少,老師放在每個學生的時間就會愈多,但這就是否對學生就係好事?他們是否就會開心啲呢?當然唔係,就以名校或好的學校為例,每班學生人數少咗,對於因收生人數被迫減少而未能入讀的學生來說一定唔係好事。

 

我想指出,如果空說小班教學,而沒有加入適當的配套,例如教學方法,其實對學生來說沒甚麼幫助。大家對教育問題應多從宏觀及前曕性的角度去睇。近年在學術界有許多討論,是否應該因應現代資訊發達的狀況,引用新的教學方法。簡單來說,因為學生在校外已可透過許多渠道取得不同資訊,再不需要倚賴學校取得課本知識,故有建議由傳統模式,即聽課後把功課帶回家做,倒轉來於校外就課題做資料搜集後,回班課由老師指導做功課及補習,這才更能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問題。

 

事實上,現時不少先進地區的教育制度和模式以快樂學習為目標,例如在台灣,近年也開始注重讓學生快樂學習,給予學生空間探索自己的興趣,以提升他們的創意發展。我都認同香港需要與時並進,就一些新模式嘗試以先導形式進行,但切勿把問題簡單化,以為單推「小班教學」就可以幫到學生。

 

最後,我想講下「怪獸家長」的問題。我很明白,這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現象,因為子女在要求過高或過份保護的環境下長大,確實難以培養健康、快樂及自強的人生態度。

 

不過,我認為,公帑是寶貴的資源,不應藥石亂投。「怪獸家長」往往都是比較有經濟能力的家長,如果用公帑照顧他們未必合適。我反而認為,雙職家長的問題才需要政府多加照顧。香港有許多雙職家長,他們都擔心因為疏於照顧子女而令他們學壞,這才是普羅大眾常要面對的問題。

 

因此,與期針對「怪獸家長」問題做家長教育,不如增加資源支援雙職家長及他們的子女。例如增加資源給學校,讓學校增加人手,給學生放學後留在校園裏補習或參與有益身心的課外活動,如戶外參觀考察等等,讓學生可以多接觸大自然,體會快樂學習的意義。

 

與此同時,當局應加強支援學校社工,令學生支援更到位,亦有需要檢討現有的學生輔導服務是否足夠,達至「一校一社工」,讓學生情緒問題也得到支援。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