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調查報告
個人檔案
通訊錄
意向發表
連結
聯絡我們
ENG
2014-03-27
上一篇 目錄 下一篇
3月27日「妥善處理跨境學童引伸的問題」議案發言

主席,對於跨境學童的問題,我也想分享一些見解。根據政府估計,由2007年至201210月出生的雙非兒童約有16萬人。

 

這個數字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以2013-2014學年為例,每天需要跨境上學的學童數目約有2萬人,有關數字在往後數年也應該會持續上升,這必然會對深港兩地的過關安排和交通、本地幼稚園和小學,以及長遠對中學學位的需求構成壓力。因此,今天的原議案提出要求全面妥善處理跨境學童引伸的問題,我認為是非常適切的。

 

不過,我想指出,香港要就跨境學童做好長遠規劃和數據評估是有一點難度的,因為我們很難估計16萬的雙非學童中,最終有多少人會來香港讀書,而他們各人又會何時來香港讀書,也很難有確實的答案。當然,當局可以向內地的家庭進行問卷調查,但如何尋找他們呢?即使找到他們,但蒐集得來的數據也會隨時間及每個家庭的現實狀況改變而出現很大的變數。

 

原議案另一項建議是在深圳開辦港式學校,無可否認,這有助紓緩跨境學童對本港交通及學額構成的壓力,我不會反對,但我想指出⎯⎯其實主席比我更為明白⎯⎯

以我的見解,教育可以分為3部分:第一部分是課程教育,即學生上課時所採用的課程;第二部分是環境教育,即學生透過在學校與朋輩交流,互相學習;第三部分是文化交流,透過在社區生活,把知識融入當地文化。

 

在深圳開辦港式學校,即表示該學校將採用香港課程進行教學,但地理位置卻是深圳內地,同學們全是在內地生活的小朋友,大家平日都是生活在內地社區。換言之,課程內容難以超出班課學習。

 

舉例而言,小學書本上談及山頂纜車,但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同學都未見過或到過太平山乘搭山頂纜車,欠缺具體學習,吸收知識的能力自然受到影響。又例如書本上教導學生提高防禦傳染病的意識,不要隨便伸手觸摸活家禽,但原來當地社會,特別是農村地方,人們喜歡吃走地雞,雞、鴨、鵝原來會四處走,而他們亦時常親自餵飼家禽。書本上的知識與生活未能配合,叫他們怎能適應呢?因此,課程教育未能與實際環境及文化交流互動、融會貫通,這種教學方式對於學童成長並不是很理想。

 

此外,香港老師北上教學的問題亦比較複雜。首先,我亦想談談當局是否有需要處理老師的公積金戶口在離港期間能否保留。因此,在內地辦學存在一定的弱點。

 

連我這個不懂教育的人都觀察到以上眾多問題⎯⎯剛才我亦聽到張超雄議員提及他留意到的問題⎯⎯我個人質疑內地辦學的成效,恐怕有點兒浪費資源,不單並非事倍功半,而且根本沒有功半,只有三分之一,只做到課程教育,失去環境及文化教育,只會有形無實。

 

我想指出,與其斬腳趾避沙蟲這麼短視,倒不如宏觀一些,從人口政策的角度出發。我們因小孩數目不夠而經常提出要鼓勵生育,現在有16萬名雙非兒童,其實我們應該想辦法解決雙非兒童的問題,研究如何鼓勵他們來香港讀書及生活,融入香港社會,成為一批生力軍,長遠來說其實對香港有幫助。

 

不論他們的父母是否香港人,他們都是香港人,我們不應該用狹隘的思維,把他們拒諸門外。所以,對於范國威議員建議取消雙非嬰兒享有香港居留權的資格,我未能苟同。相反,我認為應該鼓勵他們來港發展,例如增加寄宿學校,讓他們入讀香港不同的學校,而非只擠在北區,以及積極幫助學生融入香港社會。

 

事實上,透過小朋友影響他們的家長最為有效,你想改變他們的父母,最好從他們身上開始。透過教育,教導他們不要隨地吐痰、插隊等,再由他們影響自己的父母,融入港式文化,我個人認為這才是較為可取的做法。

 

主席,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