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調查報告
個人檔案
通訊錄
意向發表
連結
聯絡我們
ENG
2013-01-31
上一篇 目錄 下一篇
1月31日「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第三個辯論環節:扶貧、福利、人口政策、教育及人力事務」發言

主席,人力事務、人口及教育政策都是連環緊扣,與社會能否持續發展及減少貧窮,均息息相關。但是,近年香港在這3個層面都脫了節,沒有因時制宜,很可惜新一屆政府的施政報告亦沒有把握時機撥亂反正。

我向當局發出警告,表示飲食業界現正面對“有工無人做”的困境,問題更已達到臨界點。飲食業,建築、清潔等行業不單有招聘困難,再不解決問題的話, 這些行業將難以持續健康發展。須知道,在自由行帶動下,零售、酒店等服務業蓬勃發展,加上因應最低工資安排而導致部分工時長的職位需要分拆,例如許多大廈 保安的值班時間便由一節分拆為兩節,造成人力需求急增,以致香港失業率持續處於低位,進入近乎全民就業的時期。剛巧香港在這個時候引入最低工資,所產生的 漣漪效應,大大提高了低技術職位的薪酬升幅,特別是厭惡性職位的薪酬。現在一個洗碗碟工人的工資,往往比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還要高很多,但仍然有很多老 闆招聘不到洗碗工人,惟有自己做,薪酬及人力架構均變得畸形。

現實情況是,厭惡性職位乏人問津,本地工人根本沒有興趣做,老闆也沒可能無止境地給這些工種加薪。況且,近年市場上有大量職位空缺吸納低技術工人,厭惡性工作出現人手不足的問題,已不可以單靠提升薪酬及福利解決,這是大家要正視的現象。

有人擔心輸入外勞會剝奪本地工人的權益,但我奉勸各位不要“見木不見樹”,而因小失大。許多時候,就是因為大家這個思維而導致香港輸入外勞的政策和措施受到諸多掣肘。

以廚師為例,聘請外國廚師的困難不大,但我有業界朋友想從內地某省市聘請烹調當地菜有名的廚師來港就業,卻困難重重,最終無法開設一間有地方特色的 餐館,連開拓其他就業職位的機會也失去。又例如建造業,如果大家都認為香港現時住屋的需求很大,而短期內建造業又未能培訓足夠的生力軍加入以滿足建樓的需 要,是否也應考慮過渡性輸入外勞,避免拖慢本港住屋供應呢?

還有,最受人手不足影響的是中小型企業(“中小企”),中小企欠缺實力與大企業搶奪人手,這情況只會進一步削弱其競爭能力,加劇市場傾斜,更會減少大家往上游的機會。

我希望大家可以持開放態度處理人手不足的問題,不行的話便再討論,輸入外地勞工的配額是可以大家商量的。當局亦應盡快帶領勞資雙方商討,按照大家接受的方案引入外地勞工,以解決人手短缺的問題,避免阻礙相關行業的持續性發展。

最低工資在2011年引入的時候,我們很幸運,正值經濟高峰期,加上上屆政府每人大派6,000元,最低工資的負面影響才得以大大抵銷。可是,早於 1年前已有中小型食肆或走平民路線的酒樓,陸續因為飲食業營商環境大不如前而退出市場,只是由於這些店鋪都被一些取價較高的茶餐廳、連鎖快餐店所取代,只 是大家從數字上根本看不到飲食業的問題。

事實上,我和業界都強烈感受到,香港的市場已經發出警號。在各項經營成本急升的情況下,不利於實力較小或剛起步的企業發展,中小企的生存空間已經越 來越小。盈利低的行業,特別是飲食業,在惡性競爭的淘汰賽中,強弱越趨懸殊。但是,當局好像還未醒覺,面對未來經濟充滿暗湧,還要把最低工資由時薪28元 增加至30元,這是我不能接受的。

近日,傳媒報道一些老字號的餐館因為租金飆升而結業。當然,我也非常關注租金飆升的問題,但卻不會因而同意租金管制(“租管”)這種極端手段。這只 是工會一向喜歡使用的技倆,即是糖衣毒藥,而且是好毒的毒藥。租管只會嚴重破壞香港自由市場,只會令投資者立即失去信心,大舉撤資離場,這對香港會造成極 大的損害。

我想趁這個機會跟業界說,大家要小心,因為連自由行的消費力也有下降的跡象,千萬不要冒險承擔自己未必有能力承擔的租金,切記“留得青山在,那怕無柴燒”。

我亦希望當局加快增撥商用地方以紓緩商鋪供求的緊張情況,特別是在基層市民聚居的地區,避免商鋪租金過高而最終加重居民的生活負擔。因此,當局要想方法增闢這類商用地方,防止被地產商或大型連鎖店所壟斷,尤其不可以將之賣給領匯。

露天茶座是全世界飲食業都有的,唯獨在香港要取得十多個部門的批准,而往往因為有一個人或一個團體擔心會遭影響,導致申請不獲批准。在業界現正處於艱辛的情況,我覺得政府當局應該對露天茶座食肆的申請放寬審批和加快處理。

近日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商場也開始仿效領匯模式,引入連鎖店或大型超市,“趕絕”小型或家庭式企業,以致昔日舊區的文具店、雜貨鋪均已絕跡,我對此尤其反對。我促請當局責成有關部門盡快檢討情況,不要再讓此風蔓延。

但是,我想強調,租金以倍升的情況是個別地區的現象,主要在上水及銅鑼灣等自由行遊客集中地出現,但並非普遍情況。事實上,整體來說,租金連同差餉 及地租只是佔飲食業成本的15%,反而僱員薪酬則佔29.5%。其實同事聽過我說這兩個數字很多次,他們都覺得我這些數字是胡說一通。但是,其實我剛才說 的這兩個數字是政府統計處的數字。所以,薪酬成本持續上漲才是飲食業主要的致命傷。

因此,我和業界不會接受標準工時立法,這只會再次大幅提高我們的薪酬成本,不單害慘中小企,更會害死僱員。事實上,從當局早前所做的報告也可以看到,標準工時會對香港造成嚴重後果,既然這樣就應該懸崖勒馬,不應再考慮,成立專責委員會研究也只是多此一舉。

在教育範疇方面,我唯一比較高興聽到的,便是當局將會向本會申請撥款設立國際廚藝學院,但這亦是“前朝”留下來的計劃。我認為當局可積極參考這個經 驗,致力為年青人開拓多元化的教育及深造機會,讓那些對讀書興趣不大的年青人,在大專教育以外找到更多適合自己的出路。坦白說,這次施政報告在教育方面的 着墨不多,更可謂毫無新意,甚至是有些倒退,其實是頗令人失望的。特首梁振英在參選政綱中承諾“盡快實施15年免費教育”,令不少家長都有期望,希可以盡 快減輕負擔。不過,不知為甚麼,在施政報告內,推行“15年免費教育”變成是“教育界和家長的意見”,更由原先的“盡快實行”,變成僅由教育局成立專責委 員會“研究免費幼稚園教育的可行性”。這樣研究下去,便不知道吳克儉局長何時才可以提供15年免費教育。事實上,推行15年免費教育已經是社會的共識,所 以,自由黨認為特首應該從速落實推行15年免費教育,這才是適當的做法。

此外,我亦希望特首明白,就讀幼稚園只是3年,一個幼稚園學生轉瞬便會升讀小學。所以,在未落實推出15年免費教育之前,政府應該多行一步,全面撤銷幼稚園學券只適用於非牟利學校及收入不過某個水平的學校這個限制,以便惠及所有家長。

自由黨在2007年學券正式推出之初,便已經一直追問,為何不是一視同仁,讓全部家長都可以享受到學券?此外,半日制與全日制的學券資助金額又為何 不相稱呢?這是因為當局的學券制施加很多限制,導致近年不少幼稚園相繼退出學券計劃,情況越來越嚴重。以2012-2013學年為例,全港942間幼稚園 當中只有730間幼稚園參與學券計劃,比上一學年減少21間,更令很多家庭未能受惠。所以,政府一定要正視這個問題。

除了學券外,政府可以幫助中產的措施還有很多,例如可以好像自由黨所提議,設立每年最高可達6萬元的子女教育免稅額。我希望政府可以在稍後的財政預算案中,給我們一些好消息,稍減家長的子女教育開支。

最後,在教育方面不得不提學童被迫跨區上學的問題。大家都看到,隨着越來越多“雙非學童”來港升學,北區已經率先成為重災區,政府估計北區上水、粉嶺和沙頭角3個學校網今年共欠缺約1400個學額,大批當區學童被迫跨區升讀小一,這對當區學童並不公平。

吳局長表示當局現正研究加開班數、增加每班學生人數等措施以作應對,我不知吳局長最終會出甚麼“招”、多少“招”。但是,我希望教育局真的可以做到 原先承諾了的當區學童優先原區派位。在過去10年,“雙非嬰”的數目累計已經有大約20萬,吳局長亦曾表示,由於內地公營學校不再取錄無戶籍的“雙非學 童”,所以,即將來港讀書的“雙非童”會由當初估計的四成,大幅增加至六成半,即合共13萬名學童。

目前,跨區上課情況在北區較為明顯,但隨後數年的情況會如何嚴峻,或是否會蔓延至其他學校網呢?我認為這些問題教育局是無法迴避的,不但要向公眾交 代清楚,亦要切實想辦法解決問題,全面規劃學位分配,絕不可以抱着頭痛醫頭的心態處理問題,以免把今天北區家長的煩惱擴散至全香港。主席,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