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調查報告
個人檔案
通訊錄
意向發表
連結
聯絡我們
ENG
2012-01-11
上一篇 目錄 下一篇
1月11日「訂立全面精神健康政策」議案發言

主席,2010年,葵盛東邨發生精神病患者持刀斬人的事件, 導致兩死3傷, 再次喚起公眾對精神健康服務的關注。醫院管理局事後匆匆成立專責小組,檢討精神健康服務的不足,並提出多項新措施改善服務,其中包括研究引入社區治療令及個案管理計劃這兩項主要措施。

 

不過,政府工作進度緩慢,社區治療令至今仍然無影無蹤,只有個案管理計劃得到落實,在3區試行,並且即將擴展至在8區推行。儘管如此, 個案管理計劃並不見得到位。舉 例 來 說 , 個 案 管 理 計 劃 現 時 大 約 聘 請 了 100名個案經理,長期貼身為社區的5 000宗個案提供支援, 個案經理與病人比例為150

 

個案經理除了要與患者保持緊密聯絡,支援患者家人,亦要照顧患者生活上的各項細節,例如協助精神病患者訂立生活計劃,猶如保母一樣。以 歐 美 的 同 類 計 劃 來 說,當地的個案經理與病人比例約為18120。相較之下, 香港的個案經理人數就顯得不足, 可能會影響服務質素, 即使他們想深入跟進亦有心無力。因 此 , 自 由 黨 認 為 , 當 局 應 考 慮增聘人手, 深入跟進每宗個案,並延長跟進時間, 避免個案管理變得流水作業。

 

主 席,個案經理短缺的問題,只是精神健康科服務人手不足的冰山一角, 精神科的醫護人員同樣短缺。目 前,香港只有316名精神科醫生,他們須照顧全港700萬人的精神健康, 即每10萬名市民只有4.5名精神科醫生, 與美國、澳洲等地超過10名醫生相比, 香港的精神科醫生數目實在相差很遠。

 

精 神 科 護 士 的 短 缺 問 題 更 加 嚴 重。據資料顯示,1999年,香港有2 099名精神科護士, 到了今年竟減少了74人, 只餘下2 025人, 但同期的精神科求診人數卻由9萬大幅增加至16萬。即使近年有大學開辦精神科護理課程, 每年亦只能補充約140人, 對於為應付病人增長而衍生的人力需求, 可說是杯水車薪。所 以,自由黨非常擔心,在醫生、護士及個案經理的人手供應全面緊張的情況下,精神科服務能否保持良好質素。這的確是一個大問題。

 

我 們 認 為,政府應評估香港未來對精神科服務的需求,制訂相應的人力資源計劃,並應增撥資源,培訓專業人員,紓緩人手不足的問題, 避免耽誤患者的康復進度。

主 席 , 除 了 治 療 及 跟 進 工 作 外 , 協助精神病患者重新融入社會,亦是精神復康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在政府選擇以社區復康作為精神科的發展方向後,便應改善相應的配套。但是,就目前所見,政府在這方面的措施明顯不足。雖 然 政 府 投 放 在 精 神 健 康 服 務 的 資 源 有所增加,但大部分資源投放在醫院的設施上,真正用在精神病康復者身上的資源少之又少,忽略了協助他們建立正常生活。

 

要 精 神 病 患 者 融 入 社 會,協助他們解決就業及經濟問題實屬不可或缺。可是,精神病康復者的失業情況十分嚴重,他們的失業率高達14%,遠高於香港整體失業率。即使他們得到工作機會,亦很可能出現工作錯配的問題, 令患者無法盡展所能, 阻礙他們重投社會。

 

自 由 黨 一 直 認 為,讓精神病患者自力更生,不但可使患者重新建立自信和自我價值,他們更可貢獻社會。我們認為,當局應該考慮為患者提供更多不同種類的工作機會, 又或是向私營企業提供經濟誘因,例如稅務優惠,鼓勵企業聘請包括精神病患者在內的殘疾人士。

 

此 外,現時只設日間覆診的安排,對於成功就業的復康人士相當不便。自由黨關注到,社會上有聲音要求當局增設精神科夜診服務,但當局充耳不聞。事實上,不少復康人士都需要工作,覆診時必須請假,會影響他們收入,以及在公司的形象,更可能會令他們遭受歧視。因此,當局應該改善治療安排,例如重設夜診服務或設立周六應診時段, 以方便在職的患者。就 各 項 修 正 案,我們除了對設立精神健康局有保留,擔心會架床疊屋外, 其餘的修正我們都贊成。

主 席 , 本 人 謹 此 陳 辭 。